古琴:遥远岁月的怀想
《广陵散》是最古老、最著名的古琴曲之一,源于历史上一个残酷血腥的复仇故事——聂政刺韩相。该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,多种文献中都有记载。在蔡邕编辑的古琴名曲集《琴操》中,我们也可以找到这一故事。
聂政是春秋战国时著名任侠刺客,因避祸偕母亲与姐姐聂荣居于山东齐地。春秋末年,韩国大夫严仲子为韩相侠累迫害,寻侠士为自己报仇。他寻访到聂政,表明心意。聂政以老母尚在,坚辞不受。聂母辞世三年后,聂政孝满,前往韩国刺杀侠累。
聂政直入韩府,刺死侠累后,被众兵围住。为了不连累与其容貌相似的姐姐,聂政自毁其容。韩王将聂政陈尸市上,悬赏以求能辨出其身份的人。聂荣闻听消息,知道必是聂政,赶到韩国,伏尸痛哭,终因悲伤过度,心力交瘁,死于聂政身旁。
诸如此类的传奇故事往往有多种版本,经历代演变传诵又增加了许多激烈的细节。
聂政的故事是如何同《广陵散》联系起来的尚不清楚,但与文人嵇康有明确的关系却是毫无疑问的,他虽身为官宦,但对仕途不屑一顾,只专心于著述,包括古琴史上的优秀名著《琴赋》(一篇关于琴的充满诗意的散文)。
嵇康是位古琴好手又是个文笔犀利的作家。他崇信道教,正直忠实。但他也是个傲慢而严厉的批评家,既针对传统的儒家思想也针对宫廷的生活。他被授以高官,却写信严词拒绝,声称自己不齿与丑陋的官场为伍。
他崇道贬儒,对儒家主张的音乐观,也认为是一种误导。在当时,他的观点是极具挑战性的。
以他之见,人应当与道和自然沟通,使自己从尘世间一时的欲望和藩篱中解脱出来,以最好的方式强壮自己的身体,然后达到长寿甚至永生。显然,其观念源于《庄子》。
嵇康的人生结局十分悲惨。他严厉地批评晋朝的帝王,甚至鼓动人们起来反抗。当他后来为帮助一位他认为遭到诬陷的友人时,自己也被卷进了一场官司之中。262年被处以死刑。
根据有关传说,他在东市行刑前,还拿出古琴弹了一曲《广陵散》。在此之前他曾拒绝向人传授此曲。而在最后的时刻,他说:“现在《广陵散》与我同归于尽了。”
这首曲子据说是嵇康在洛阳以西的一个小地方夜宿时得到的。一种说法是来自鬼魂,另一说法是得自仙人。鬼魂在中国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东西,亡者的灵魂不散,甚至还留恋他们前世的生活和世界。
嵇康遇到的鬼魂说,他也曾在这里生活过,原本也很有知识和修养。鬼魂和嵇康长时间地谈论古琴音乐与音乐理论。最后,这鬼便弹了《广陵散》,其中的音调、音韵都很特别。他教会嵇康这首曲子,并要求他绝不传于他人。嵇康也信守了诺言。
抑或他还是失信了?这曲子终究还是流传了下来,在以后的1200年里,这首曲子被人提了又提,谈了又谈。但到底是何人将此曲传了下来却不甚清楚。直到1425年,它终于出现在明皇子朱权所编的琴谱集《神奇秘谱》中,书中提到《广陵散》“世有二谱,今予所取者,隋宫中所收之谱”。此谱自“唐亡流落于民间有年,至宋高宗建炎间,复入广御府,经九百三十七年。予以此谱为正,故取之”。
《广陵散》原有二十七段,但渐渐地扩展成了四十五段。每一段的下面都有一小标题,概括聂政故事中的不同场面,使人产生情感的联想:取韩、投剑、含志、沉名、峻迹、微行。
尤其是在结尾处,出现了一系列的乱声主调,以加强故事的悲剧性。理学家朱熹说:“其曲最不和平,有臣凌君之意。”历史上,《广陵散》也曾绝响一时。直到l954年管平湖按《神奇秘谱》整理、打谱、复原,弹奏了此曲,《广陵散》终得以还原成1425年时的本来面目。
为何该曲子被称作《广陵散》,众说纷纭。广陵,应是指古代的广陵地区,治所在今江苏扬州。“广陵散”即指流行于广陵地区的民间音乐。该地区的古琴音乐至今称作广陵派。
叛逆文人嵇康是“竹林七贤”之一。“竹林七贤”可谓中国艺术史上最为著名的主题之一,反复出现在绘画、瓷器、漆器、家具和带有雕刻的屏风上。在中国,这七位人物,就像《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》在西方那样家喻户晓。
竹林七贤生活在一个割据分裂的战乱时代。他们崇尚老庄,蔑视礼法,采取不与当权者合作的态度。因为他们常聚于竹林,所以人们以“竹林七贤”称之。
这七人是嵇康、阮籍、山涛、向秀、刘伶、阮咸、王戎,均为著名的知识分子。风和日丽时,他们聚在山阳(今河南修武) 的竹林之中,在那儿,他们可以安静享受,弹琴唱歌,吟诗饮酒。
最早描述“竹林七贤”的著名作品是两米多长的画像砖,出自江苏省南京市一座南朝(420—589)时期的墓室。
从画像砖中,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智慧的名士们赤着脚,身着宽衣,坐在杏树、松树、槐树、垂柳等各种茂密的树下。
画面中,无冠蓬发的嵇康,坐在一棵开花的杏树下弹着五弦琴——最早的古琴。面对着他的是著名诗人和古琴弹奏家阮籍。阮籍在一棵松树下,撮口作长啸状(长啸,即古人撮口发出悠长清越之音,并常以此抒发情志)。
他们的右边,坐着以嗜酒闻名的山涛,与半躺在柳树下玩弄着如意的王戎邀酒举杯。
在另外那幅画面上,自右起我们可以看到靠着一棵杏树打盹儿的向秀,旁边坐在柳树下的是诗人刘伶。另一棵杏树下坐着阮咸,弹着被称为秦琵琶的四弦琴。后人以阮咸善音律,便将阮咸善弹的四弦琴命名为“阮咸”,又名“阮”,现仍为中国乐器之一,有大、中、小之分。据说,这琴后来也随他下葬,但没过几年又被挖出来,被复制,渐渐成为在中国最受人喜爱的民间乐器之一,至今还被弹奏着,只是现在的琴面上只有两个音窗而已。
除了竹林七贤外,我们看到的第八个人是荣启期,官员兼优秀的古琴家,坐在一棵杏树和宽叶竹之间。宽叶竹后来成为“蕉叶式”古琴的造型来源。荣启期不属于竹林七贤,他与孔子同代,却慢慢地成为一个神秘人物。他被放在这里,因其与竹林七贤有着相同的特点,意在强调七贤的重要地位。
嵇康和荣启期手中的乐器上,标明琴弦各个分段的琴徽在图中清晰可见。这是最早描绘了琴徽的图像之一。(摘自《古琴》[瑞典]林西莉 著 许岚 熊彪 译 中华书局2017年1月)
- 最新内容
- 相关内容
- 网友推荐
- 图文推荐
[高考]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《软件工程》大作业答案 (2022-04-25) |
[家长教育]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? (2019-07-14) |
[教师分享]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伸缩门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回家乡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是风味也是人间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一句格言的启示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无规矩不成方圆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(二)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贪玩的小狗 (2018-11-07) |